小工具智能手機摩托羅拉Edge 30 Ultra評測:Moto擅長做旗艦?

摩托羅拉Edge 30 Ultra評測:Moto擅長做旗艦?

-

2022 月,摩托羅拉宣布了 XNUMX 年下半年的新 Edge 系列(我們的作者參加了米蘭的發布會, 我們寫了新奇事物). 它 邊緣 30 融合, 邊緣 30 新,以及旗艦 邊緣 30 超. 我們已經見過可愛的 Moto Edge 30 Neo,它的顏色和對無線充電的支持讓我們感到驚訝。 我們正在積極測試 Fusion - 評論將很快發布。 嗯,這個材料是專門給top的 今天的摩托羅拉—— 邊緣 30 超.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定位線和價格

這裡應該說摩托羅拉沒有旗艦! 有一個預算和中預算系列的 Moto G,其主要智能手機顯然不錯,但它們僅被列為“旗艦殺手”,即使如此(我們對 Moto G200 的評論 這裡). 還有Edge系列,頂配的機型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旗艦殺手”了,但還不是十足的旗艦。 我們測試了 Edge 20 Pro – 沒有留下深刻印象(在這裡回顧). 接下來是Edge 30 Pro,由於簡化了很多,所以也不能稱之為旗艦(閱讀我們的評論).

摩托邊緣 30 專業版
摩托羅拉 Edge 30 Pro

嗯,這個系列終於補完了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Ultra”應該是旗艦吧? 乍一看,這是非常真實的。 高級設計(金屬框架、玻璃背板)、頂級 Snapdragon 8+ Gen 1、高品質 P-OLED 顯示屏、12 GB RAM 和 512 GB 永久內存、一組先進的攝像頭,配備主 200 MP 模塊,125 W 有線和 50 W 無線充電。 在審查中,我們會發現它在實踐中是否和紙上談兵一樣好。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另請閱讀: 摩托羅拉 Edge 30 Neo 評測:帶無線充電的漂亮寶貝

在這裡我想指出,“超”與更新的 Edge 30 系列中的普通型號不同,具有更先進的顯示特性、更新的處理器、所有相機的百萬像素、更廣泛的視頻錄製功能、更快的充電(無線融合是完全不支持)。 如果你想直觀地比較 Moto Edge 30 Neo、Fusion 和 Ultra,打開它 根據這個 p 的盤子.

moto edge 30比較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的成本與旗艦產品相稱——很多。 然而,當我們(很長一段時間)準備這篇評論時,它設法降到了假期折扣之下並且變得更便宜了。 現在,該設備在我們測試過的波蘭以 4000 茲羅提(比開始銷售時便宜 500 茲羅提)的價格出售,約為 900 美元。

該設備尚未在烏克蘭銷售,也不知道何時/是否會出現。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的技術特性

  • 屏幕:P-OLED,6,67英寸,2400×1080像素,十億級,縱橫比20:9,刷新率144Hz,支持HDR10、HDR10+,峰值亮度1250尼特,屏幕內置指紋傳感器,Gorilla Glass 5保護
  • 處理器:Qualcomm SM8475 Snapdragon 8+ Gen 1 (4nm), Octa-core Octa-core (1×3,19 GHz Cortex-X2 & 3×2,75 GHz Cortex-A710 & 4×1,80 GHz Cortex-A510 ), Adreno 730 視頻芯片
  • 內存:在歐洲只有12/256GB版本,原則上有8GB內存和128/256GB外接存儲的機型,還有12/512GB的,沒有內存卡槽任何情況下,RAM 類型 – LPDDR5,永久內存類型 – UFS 3.1
  • 電池:4610mAh,PowerDelivery 125W快充,50W無線充電,10W可逆無線充電
  • 主攝像頭:
    • 200 MP, f/1.9, 1/1.22″, 0.64µm, 相位自動對焦,光學穩定
    • 12 MP 長焦鏡頭,f/1.6,1.22µm, 相位自動對焦, 2 倍變焦無質量損失
    • 50 MP 廣角鏡頭 114˚, f/2.2, 1/2.76″, 0.64µm
    • 視頻錄製: [電子郵件保護], [電子郵件保護]/ 60fps, [電子郵件保護]/60/120/320/960fps, gyro-EIS, HDR10+
  • 前置攝像頭: 60 MP, f/2.2, 1/2.8”, 0.61µm
  • 數據傳輸:5G、三頻Wi-Fi 802.11 a/b/g/n/ac/6e、藍牙5.2、NFC、GPS、A-GPS、GLONASS、北斗、伽利略、磁羅盤、USB Type-C 3.1、 DisplayPort 1.4 , ReadyFor PC 連接模式
  • 操作系統:Android 12
  • 尺寸和重量:161,8×73,5×8,4 毫米,198,5 克
  • 材料:鋁製框架,玻璃前後面板(大猩猩玻璃 5),防塵防水 IP52
  • 顏色:星際黑(黑)、星光白(白)
  • 價格:約900美元

另請閱讀: 摩托羅拉 Edge 30 評測:最大平衡

Комплект

在更新的系列中,摩托羅拉強調環保包裝。 沒有塑料袋、可生物降解的紙板、大豆墨水。

在一個緊湊的盒子裡,您會找到手機本身、一個又大又重的 125 W 充電器、一根數據線、一個用於打開 SIM 插槽的夾子、一個外殼和文檔。

蓋子是普通矽膠(時間久了會變黃)。 它為攝像頭和屏幕邊緣提供了保護,但仍然破壞了設備的良好設計,使其看起來像一個“集體農場”。

而且外殼肯定會干擾按下側鍵,它們變得非常緊。 沒有蓋子,就沒有問題......

Moto Edge 30 Ultra 手機殼屏幕上貼了一張工廠貼膜,這也可以歸功於套件的元素。

然而,我受不了了,用了幾天智能手機就把它撕了,請下面的評論者見諒。 這部電影收集了很多灰塵和指紋。 屏幕本身的表面有良好的疏油塗層,因此印刷幾乎沒有問題。 此外,當您從屏幕邊緣做出手勢時,薄膜會干擾您的手指。 所以自己決定,但我認為這部電影是“ftopka”。

Moto Edge 30 Ultra 保護膜

另請閱讀: 摩托羅拉 Moto Edge 30 Pro 評測:它是旗艦嗎?

設計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智能手機第一眼就以其外觀征服了我。

沒有辦法說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沒有吸引力或無聊。 設計是真正的旗艦。

摩托邊緣 30 超

屏幕具有極小的邊框和高度圓潤的邊緣,因此它具有“無限”的外觀,前邊框的優雅切口內置於顯示屏中,並由耐用的大猩猩玻璃 5 提供保護。

摩托邊緣 30 超

車身框架是鋁製的,由於斜邊,兩側非常薄,頂部和底部平坦 - 現在很流行。

至於圓形屏幕 - 我喜歡我在評論中寫的 Xiaomi 12, 和 Xiaomi 12臨. 雖然很多人吐槽這樣的決定。 缺點包括無法成功選擇保護膜(該死的膜,屏幕已經被保護免受划痕),誤觸(我在使用帶有此類屏幕的手機的這些年來從未發生過),圖像邊緣變形(我沒看到它變形了)。

我認為這樣的屏幕首先是漂亮的。 其次,符合人體工程學。 斜邊使屏幕和手機更窄。 正因為如此,它更貼合手掌,手感更薄,單手更容易控制。 就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而言,一切都是如此。 在我測試這款機型時,我剛收到一部全新的 iPhone 14 Pro Max。 在遠離可怕的 iPhone 一個月後,我什至不想拿起它。 背景中的“ultra”雖然也是一款配備 6,67 英寸屏幕的大型機型,但看起來很緊湊。

好吧,正面被遮蓋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向您展示背面板。 我們不止一次遇到過類似的決定(不小心—— Xiaomi 12 / 12臨, OPPO 雷諾6),但每次都令人著迷。 啞光、有光澤、略粗糙的表面就像乾冰。 手感舒適,手不滑,絕對不會留下指紋。 它在燈光下閃閃發光。

摩托邊緣 30 超

在新的Edge系列中,摩托羅拉更新了相機單元的設計,我更喜歡新版本,看起來時尚而現代。 而且平台略微凸出機身,方便使用。

手機左側沒有任何元素。 右側是音量控制和開/關按鈕。 側框很窄,按鈕本身也很窄,但我在使用過程中沒有遇到任何不便(除了手機在普通外殼中的情況,但也許你可以購買另一個更周到的外殼)。

摩托邊緣 30 超

在上端 - 只有麥克風孔和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標誌。 底部還有一個麥克風、一個卡槽(只支持SIM卡,不支持存儲卡)、一個充電用的Type-C接口和一個揚聲器孔。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的聲音是立體聲,但第二個揚聲器用作折衷方案。 如您所見,沒有用於有線耳機的連接器。

摩托邊緣 30 超

我們希望在旗艦中看到高度的防水保護,但不幸的是,Moto 忽略了這一點。 更準確地說,有一個 IP52 標準,就像許多便宜 4 倍的型號一樣。 但這些只是偶爾的飛濺,無需弄濕 Edge 30 Ultra,也無需將其浸入水中。 很遺憾,但是,例如,在 Xiaomi 12 Pro 也沒有 IP 等級。

摩托邊緣 30 超

可用的車身顏色為黑色和白色。 可惜,沒有變化,這麼有質感的背板,換其他顏色就好了。

另請閱讀: 回顧 Moto Edge 20 Pro 智能手機 - 有點奇怪的“proshka”

屏幕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配備了堪比旗艦智能手機的顯示屏。 P-OLED 矩陣(不僅高質量,而且經濟),十億種顏色,支持 HDR10+,144 Hz 的高刷新率。

邊緣 30 超

屏幕的特點是高對比度、最大視角、絢麗的演色性、出色的亮度(峰值亮度高達 1250 尼特,即使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圖像和文字仍然清晰可讀)、流暢的動畫。

但是,不幸的是,摩托羅拉即使在小事上也“偷工減料”-分辨率是典型的全高清+,即 2400×1080。 而真正的頂級模特,就像這裡已經提到的那個 Xiaomi 12 Pro,擁有 QHD (1440×3200) 分辨率。 是的,有人不會注意到與普通全高清的區別,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它 - 字體甚至是更高分辨率的最小元素都特別清晰。 但同樣,這是“酷”和“更酷”系列的預告片。 而在 Edge 30 Ultra 中,一切都很酷,圖像非常清晰。 簡單地說,我想要更多的旗艦產品。

邊緣 30 超

由於 144 赫茲,畫面流暢,吸引眼球。 提供三種操作模式 - 自動(手機將自行設置,具體取決於應用程序和充電水平)、60 Hz 或最大 144 Hz。 我建議使用自動選項,手機會自動在 48、60、90 和 144 赫茲之間切換,這是平滑度和電池壽命之間的完美折衷。

自動改變亮度工作而不會失火。 有一個選項可以調整色溫(在晚上消除冷色調)、深色主題、三種顏色飽和度選項和其他常用設置。

我真的很喜歡您可以在“窗簾”中通過快速設置找到的“額外暗淡”功能。

摩托車特別暗

它允許您降低顯示器的最低亮度,這對於明亮的 OLED 很重要。 例如,當我晚上讓孩子上床睡覺時,我會激活此模式——我可以閱讀網頁或社交網絡,而我的兒子不會被屏幕的光線打擾。

邊緣 30 超

摩托羅拉有其模擬 AoD - 鎖定屏幕上的時間和消息,可以快速預覽(Peek 顯示)。 當您拿起設備、觸摸顯示屏或用手在其上揮動時,該屏幕會自行激活幾秒鐘,背景為黑色,亮度最低以節省電量。 早在其他製造商“發明”他們的 AoD 之前,此功能就出現在 Moto 中。 然而,在帶有 OLED 屏幕的智能手機中,可以實現完整的 ALWAYS on display,但出於某種原因,摩托羅拉仍然沒有關注這一點。

我會在這裡註意到指紋掃描儀內置在屏幕中。 它位於一個舒適的高度,它可以快速清晰地工作 - 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當然也支持面部識別,但可靠性稍差,我更喜歡用指紋解鎖——因為太方便了,我拿起設備時想都沒想就“自動”放了手指。

另請閱讀: 摩托羅拉 Moto Edge 20 智能手機評測:為什麼是這些旗艦?

鐵和性能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在這裡可以說智能手機基於根據 4 nm 技術工藝製造的最新處理器 - Snapdragon 8 Gen 1。當然,你應該期待它的旗艦性能,這些期望是有道理的。 Ultra 在所有任務中都很快,拖任何遊戲,沒有必要詳細描述它。

但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的 Ultra 在基準測試中優於許多其他旗艦智能手機,即使使用相同的處理器,例如 Xiaomi 12臨。 不是激進,而是超車。 我在國家僱員的測試中註意到了類似的事情。 結論很簡單——摩托羅拉知道如何使用軟件並針對每個特定型號對其進行優化。 而且他們還有優秀的軟件,幾乎是純安卓,沒有多餘的東西,這也有作用。

邊緣 30 超

在 GeekBench 5(多核)中,智能手機得分為 4 分,在 GeekBench 266(單核)中得分為 5 分,在 AnTuTu 1 中得分為 269 分,在 9DMark Wild Life Vulkan 1 中得分為 074。

我相信,對於功能強大的旗艦來說,更有趣的不是它“拉動”(因為一切都在拉動),而是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是否穩定或不會過熱。 讓我告訴你:我沒有註意到過熱,即使是在玩像 Fortnite 這樣需要資源的遊戲時也是如此。 智能手機變得溫暖,但僅此而已。

特殊的壓力測試表明,在處理器長期承受高負載的情況下,該模型會將其“轉數”重置為大約 80%,然後再重置為 65%。 但在這裡您需要了解,沒有任何遊戲會在處理器上造成長期 100% 的負載,更不用說 - 智能手機用戶的日常任務都不會。 因此,我認為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是一款非常穩定且極其靈活的設備。

在波蘭,只出售內存為 12/256 GB 的版本,但原則上也有內存為 8 GB 和存儲空間為 512 GB 的版本。 也許值得將 512 GB 版本推向市場,因為 256 GB 對某些人來說可能不夠用。 而且出於某種原因,沒有存儲卡插槽,儘管我希望在旗艦中看到它。 12 GB 的 RAM 是今天的最大值,您不需要更多。 但是,在性能設置中,由於存儲中的可用空間,存在將 RAM 虛擬擴展 3 GB 的功能。

另請閱讀: Moto G82 5G 評測是一款價格實惠的智能手機,配備 OIS 和 AMOLED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相機

邊緣 30 超

人們認為摩托羅拉相機“不是頂級”。 他們說預算模型還不錯,但不要指望昂貴模型有什麼特別之處。 新的“ultra”能否改變這一局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至少她嘗試過。 從表面上看,這組模塊看起來很有說服力:

  • 200 MP 主攝像頭,f/1.9,1/1.22″,0.64µm,相位自動對焦,光學穩定
  • 12 MP 長焦鏡頭,f/1.6,1.22µm,相位檢測自動對焦,2 倍無損變焦
  • 50 MP 廣角鏡頭 114˚, f/2.2, 1/2.76″, 0.64µm
  • 60 MP 前置攝像頭,f/2.2,1/2.8″,0.61µm

至少,百萬像素是非常慷慨地“注入”的。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另請閱讀: 摩托羅拉 Moto G32 評測:便宜又平衡

有關模塊的更多信息

主要的 200 MP 傳感器是新鮮的,迄今為止很少見(它在 Edge 30 Ultra 和 Xiaomi 12T Pro) Samsung 具有光學穩定性的 HP1。 它的格式為 1/1.22″,是智能手機中最大的模塊之一。 單個像素的大小為 0.64 µm。 為了提高質量,軟件將幾個像素合併為一個,在本例中為 16 合 1(技術 Samsung Tetra2pixel),它為我們提供了 2.56 µm 的像素大小和輸出分辨率為 12,5 MP 的圖像。 您可以使用成熟的 200 MP 拍攝照片,但質量上的差異幾乎看不出來,而且這樣的照片“重量”太大(高達 80-90 MB)並且創建時間太長。 儘管如果您需要一些超級細節(例如,您需要看到遠處的小細節),那麼值得一試。

廣角模塊是 Samsung JN1,同樣採用了像素合併技術(Tetrapixel,4個像素合併為一個)。 格式 1/2.76″,像素大小 0.64µm。 焦距為 14 毫米。 該模塊配備自動對焦功能,因此也可用於特寫拍攝。

第三台相機是 Sony IMX663 長焦鏡頭(1/2.93",1.22µm),它可以讓您在不損失質量的情況下放大兩倍近的物體。 摩托羅拉稱這個模塊為肖像,它的焦距相當於 50 毫米。 光圈為f/1.6,即傳感器捕捉到大量光線。

最後,前端模塊是 60 MP OmniVision OV60A,焦距相當於 24 mm。

來自不同模塊的每日照片

讓我們繼續討論照片質量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在白天,照片非常好,我沒想到還有其他東西。 鮮豔的色彩,良好的白平衡,高曝光,出色的細節。

MOTO EDGE 30 ULTRA 的所有原始分辨率照片

長焦鏡頭也能產生不錯的效果。 我不會說清晰度是完美的,但細節非常好,演色性也是如此。 下面進行對比:左邊是主模塊的照片,右邊是電視的照片。

讓我提醒你,摩托羅拉也稱它為人像鏡頭。 事實上,相當於 50 毫米和 f/1.6 的光圈可以創建具有質量模糊背景的體面人像。

廣角和人像模式

肖像模式有兩個縮放級別,每個級別模擬不同的經典焦距。

35mm版本使用主攝,畫質不錯,更多的環境進入鏡頭。 在85mm模式下,同樣使用了長焦鏡頭,拍攝對象離得非常近,而無需物理接近。 這樣的照片軟件處理的很好,沒有瑕疵,雖然我還是最喜歡50mm的畫質。

廣角模塊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但我不認為它們是理想的——它們銳利且對比度高。 這是示例,左邊是主模塊的照片,右邊是廣角照片,用於比較:

MOTO EDGE 30 ULTRA 的所有原始分辨率照片

宏觀

如前所述,由於自動對焦,“廣角”可以拍攝微距照片。 許多頂級型號都使用了類似的解決方案 iPhone 13 Pro / 14臨Huawei P50 Pro. 無論如何,其質量都優於中檔智能手機中單獨的微距鏡頭。 Edge 30 Ultra 的微距畫面美麗、清晰,色調宜人。 我很高興! 以下是示例:

另請閱讀: Moto G52 與 Moto G62 5G 比較: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放大

智能手機允許您放大 10 倍,但光學變焦最多只能放大 2 倍。 同樣,沒有像某些高級旗艦產品那樣的 50 倍或 100 倍。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它。 10 倍的近似值並不理想,但至少文本是可讀的。 示例 (1x-2x-10x):

夜間拍攝

在黑暗中使用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拍攝的照片效果不錯。 但僅此而已。 例如,從 晚上的照片來自 Xiaomi 12臨 正如他們所說,我尖叫著藍綠色。 使用 Moto,一切都清晰,沒有不必要的數字噪音,但如果考慮價格,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這是例子,我在 1 月 XNUMX 日(歐洲萬聖節)前夕接到測試電話,所以主題有時是墓地。

MOTO EDGE 30 ULTRA 的所有原始分辨率照片

默認情況下啟用夜間模式(自動夜視選項),因此您在拍攝過程中不必擔心。 然而,它的最佳版本被激活,可以這麼說——當你需要握住手機而不是呼吸時,在質量和時間之間做出妥協。 如果您處於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通過菜單手動激活夜間模式可能是有意義的 - 這樣照片會花費更長的時間,但質量會更好。 不使用夜視儀拍攝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拍出來的照片會很暗而且經常模糊,而且標誌等發光物體會曝光過度。

這是一個比較,左邊是普通照片,右邊是強制夜視:

在黑暗中,您可以在遠攝(為了使物體更近)和廣角(為了更適合畫面)上成功拍攝,質量會很高。 是的,在“寬”的情況下,動態範圍會受到影響,但這並不重要。 以電視為例,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模塊捕獲足夠的光,不需要積極的軟件處理。

長焦鏡頭拍攝的夜景照片(左為標準,右為長焦):

廣角鏡頭拍攝的夜景照片(左為標準,右為廣角):

Edge 30 Ultra 前置攝像頭

Edge 60 Ultra 的 30 兆像素自拍相機可產生出色的 15 兆像素自拍像(同樣,分辨率降低以獲得更好的質量)。 照片具有出色的細節、寬廣的動態範圍和宜人生動的色彩。 甚至微弱的照明(例如,晚上在家裡)也不是問題。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自拍

可以在特寫鏡頭和更寬的鏡頭之間切換(如果您想與某人合影)。 但區別很小:

MOTO EDGE 30 ULTRA 的所有原始分辨率照片

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相機可以用明亮的白框照亮你的臉,但不會讓你變得更漂亮。

Edge 30 Ultra 自拍相機

視頻錄製質量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支持最高分辨率的視頻錄製 [電子郵件保護] (1080p 和 4K 30/60 fps 也可用)使用主攝像頭時。 寬度和電視有限 [電子郵件保護],許多人認為這是減號,但我認為這並不重要。 8K 默認使用 h.264 編解碼器編碼,但您可以在設置中選擇更高效的 h.265 編解碼器。 除 8K 模式外,所有模式均提供光學穩定功能,音頻以 256kbps 的速度錄製為立體聲。

我看不出用 8K 和 4K 拍攝有什麼意義, [電子郵件保護] 綽綽有餘。 在此版本中,視頻美麗、流暢、完美穩定,具有出色的多汁演色性和出色的動態範圍。 雖然也沒有關於 4K 的特別抱怨。 但是在8K中有一個抽搐,穩定性明顯不夠,細節和演色性都有所下降,每秒幀數實際上不超過26。示例:

夜間視頻不是 Edge 30 Ultra 的強項。 畫面有些模糊,有明顯的數字噪點,自動對焦​​變慢,動態範圍受限(與模塊無關),fps 下降到 25-26,任何光源及其周圍環境最終都被“切割”到白色的。 例子:

相機軟件

相機接口是 Moto 的標準配置。 可見,方便。 有一種專業模式,讓您幾乎可以完全控制相機設置(例如白平衡、ISO、自動對焦、曝光和快門速度)、“可選顏色”(在照片中保留一種顏色)、全景、“實時”照片、實時濾鏡次數、RAW格式等。

另請閱讀: Moto 360 3gen 智能手錶:經驗和市場

數據傳輸和就緒模式

該智能手機支持最新的 Wi-Fi 802.11 a/b/g/n/ac/6e 頻段、藍牙 5.3、所有可能的導航系統、磁羅盤、USB Type-C 3.1、用於商店支付的 NFC、5G。

摩托羅拉Edge 30 Ultra支持“Ready for”模式。 我在去年的頂級模特評論中詳細介紹了他 摩托邊緣 20 и 邊緣 20 專業版. “Ready for”是將智能手機連接到 PC 或顯示器的模式。 該設備充當便攜式計算機,並提供特殊的工作界面。 在“Ready for”模式下,手機可以替代電腦(有完整的桌面,單獨的窗口)、遊戲機,或者可以使用手機的攝像頭和麥克風進行視頻聊天。 可以連接無線鼠標、鍵盤,智能手機本身可以作為觸摸板使用。

根據模型的不同,此模式存在不同的變化。 有些設備支持有線連接方式,有些只支持無線連接,有些(比如去年的 Edge 20 精簡版) -  只有 Ready for PC 選項,它允許您在 Windows 應用程序的單獨窗口中使用 Ready For。

Edge 30 Ultra 擁有所有功能——有線“Ready for”、無線和“Ready for PC”。 對於第一個選項,您需要 USB-C MHL Alt HDMI 或 USB-C-to-C 電纜和兼容的顯示器。

我不會在這裡詳細描述 Ready For 模式,因為自去年以來它沒有任何變化。 如果你想了解詳細信息,我建議你參考我的摩托羅拉 Edge 20 Pro 評論,其中 PC 連接模式是 詳細描述.

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在 Edge 30 系列中,除了 Ready For 應用程序的設計有所改變外。

“Ready For”是一個有趣且罕見的功能。 只能稱之為另類 Samsung Dex,僅適用於旗艦。 同時,該功能經過深思熟慮和實現,在測試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除了觸控不是最方便的。 但是,我不會說沒有 Ready For 就無法生存。 但是,連接到 PC 的能力可能會派上用場。

另請閱讀: 摩托羅拉 MOTO XT500+ 耳機評測:在家更好

聲音

智能手機的聲音是立體聲,低端有一個揚聲器,第二個揚聲器的作用是顯示屏上方的窄揚聲器。 老實說,我預料到了最壞的情況,但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 揚聲器平衡良好,它們之間沒有明顯差異,聲音大,響亮,一般來說 - 非常高品質。

摩托邊緣 30 超

杜比全景聲

對於“調整”愛好者,有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模式可供選擇 - 音樂、電影、遊戲、播客。 默認情況下,手機本身會確定音頻的性質並調整聲音。

在聲音設置中,有一個CrystalTalk功能,可以改善電話通話時的語音傳輸。

柔軟的摩托羅拉 Edge 30 Ultra

操作系統是 Android 12。我希望看到第 13 版“開箱即用”,但我們擁有的就是我們擁有的。 使用界面的外觀和感覺盡可能接近“純”Android。 我認為操作系統將是那些不喜歡外殼的用戶在選擇手機時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我喜歡 Moto 擁有 Google 不向其用戶提供的獨有功能。 所有這些都分組在“Moto”應用程序中。 有有趣的設計主題,手勢控制(很多東西,比如搖兩下手機打開手電筒,轉動手腕兩次激活相機,三指觸摸屏幕截圖,靜音模式調低智能手機屏幕等)及更多:

  • moto 顯示:在鎖定屏幕上顯示時間和通知,並能夠通過觸摸快速預覽它們。 如果您將設備拿在手中或將手放在它上面,它會激活幾秒鐘,並使用深色背景和最低亮度以節省能源。
  • 活動顯示(如果您正在查看)。
  • 將屏幕分成兩部分的選項。
  • 能夠在遊戲期間在單獨的窗口中為遊戲玩家啟動程序和其他調整。

有趣的新奇之處之一是背面板上的雙擊手勢。 默認情況下,Ready For 功能被“分配”給它,但您可以分配啟動任何應用程序或在聽音樂時開始/暫停。 希望在未來,摩托羅拉將允許為該手勢分配更多選項。